三提升心得体会

2011-09-26 来源:互联网 人气() 

2月24日镇机关集中学习了季建业书记在2011年1月12日扬州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所作的《提升发展信心 提升发展能力 提升发展水平》重要讲话。这篇讲话高屋建瓴,切合实际,对统一全市思想,克服当前及今后困难,保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本人体会最深的是“信心”二字。
牛年伊始,“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比货币更重要”这句话已经成为流行。xx总理对欧洲四国及欧盟总部的访问被称为“信心之旅”;最近的二会上,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八处提到“信心”。正如2月28日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过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提振信心最为重要。只有消费者有信心,才能大胆消费;只有企业经营者有信心,才能大胆投资;只有国家领导人有信心,才能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采取及时果断的措施应对危机;只有全国人民有信心,我们这个国家才有希望。”中国到底凭什么有底气、有激情、有信心?我个人总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成长中的经济结构。
按最新的统计,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266.8美元,登上了三千美元的新台阶,这意味着什么?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之后,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会加快,居民的消费类型、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对于我们今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恰逢其时、非常有利。
宏观分析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并不相同。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高度虚拟化、经济年龄已经步入中老年,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年龄如人之表年,二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政协委员李德水所说的“中国的经济现在跟美欧日和其他一些困难国家、正处在金融危机煎熬的那些国家情况相比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错了。我们的刺激经济方案不是去处理那些泡沫、处理那些垃圾,而是推动经济的增长、保持增长,性质是不一样的。
二、较好的物质基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实力。危机中大家都困难,重要的是谁手中还有现金。我感触最深的是,2月17日中国铝业以195亿美元再度投资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交易刚刚达成,2月19日时隔仅仅两日,中国又接连与俄罗斯、巴西两国签署总计3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这些交易对当事国都有多方面的利益,堪称双赢之举。
按最新的统计,2011年中国的gdp总量三十万零六百七十亿人民币,(按照11年平均汇率6.948计算),折合43274亿美元,(按照年末人口数十三亿两千四百六十五万平均),约为美国的1/3,但如果经货币购买力平价计算,或仅以实体经济规模计算,中美经济规模的差距已经不足1/2,与改革初期15倍的差距相比,成绩巨大,进步明显。在目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下,拥有世界最多的官方外汇储备、具有世界第三的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实体经济规模、最高的经济增长率、9亿农民和广大农村的巨大需求、30年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这是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
三、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犹如空气和血液对于人的健康一样重要。
(本轮经济危机的演变主要分为几个过程:首先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即XX年初,众多低收入者者因为无力按期偿还贷款导致次贷供应商宣告破产,第二阶段是金融危机,即银行开始抛售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和储备资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至2011年下半年,美国也是全球五大投资银行3家倒闭,2家被收购,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第三阶段是国家危机,实体经济逐渐受到影响,芬兰、越南、俄罗斯、中东欧一些等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出口和外汇储备下降,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外债。第四阶段是全球危机,国际市场石油和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暴跌,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2011年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均低于零。)

对比以上经济危机的全过程,几个关键的环节:零首付的住房抵押贷款、次贷债券、高杠杆高负债的投资银行、抛售资产和停发贷款的商业银行、货币贬值,出口和外汇储备下降、石油暴跌,这些关键的因素在中国都不存在。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首付为3成,不良贷款率低于1%;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很好,负债率很低,四大银行资产负债率符合资本充足率要求,没有本土次贷债券;人民币币值稳定;市场流动性充足,仅2011年1、2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和1.04万亿,创出天量;出口和进口均有所下降但顺差反而加大,2011年12月外汇储备增加613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正如xx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经过十年多的改革,中国的金融基本是健康和稳定的,这对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可以做一个比喻,如果说美国、欧洲是在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两条战线上作战的话,那么中国金融要防范风险,但是我们没有拿财政的钱去补金融的窟窿。相反,在这个时候,金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一反一复,效果不言而喻。
四、统一的政治体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一声口令喊到底,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应对危机的特有优势。回眸历史,1929年经济大萧条中的大赢家就是刚刚成立的苏联。1921年,苏维埃政权结束战乱,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由于经济体制等原因,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苏联通过大量进口机器和引进技术和人才、吸引国外贷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等措施,仅用十年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新兴工业国,在西方经济崩溃的同时,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一举成为世界上有份量的大国。1933年11月,美苏宣布恢复邦交。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一个从经济到政治上的超级大国奠定了雏形。苏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前无古人的五年计划。大萧条中,迷信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损失惨重。苏联当时处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相结合的阶段,却获得成功。当然,苏联后来却错误地总结“经验”,走上单一的计划经济道路。而西方国家则加强了国家管制,逐步在经济发展上超过苏联,这是后话。但危机中高度统一的政治体制比自由和松散的政治体制无疑具有优势。
五、坚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的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是世界是最高的。次贷危机发生一周年后,美国人开始讨论清算格林斯潘这个历史上曾经的“美元总统”、经济学大师,实际就是检讨过去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回头来看中国经济,外行看热闹,内行却不得不佩服。
仅举二例。一是石油。2011年国际油价飙升到146美元,最低跌到36。有人说油价涨是对付中国,油价跌是对付俄罗斯,但是当国际油价波动很大的时间,国内却相对较小,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条,一是成品油政府定价和巨额补贴、另一个就是外交上的提前布局,10年来,我们与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苏丹这5个国家建立维护了良好关系,它们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通过提前签订的国家间长期贸易协议,取得了稳定、低价的石油供应,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二是粮食。2011年另一件大事是国际粮食价格突然暴涨,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3月27日达到每吨760美元,创出20年的新高,折合为人民币为每斤2.58元。食用油、小麦、玉米、大豆,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出现国内外价格倒挂。粮价一涨,世界上的低收入家庭首先感到恐慌。在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尼,买不起粮食的饥民爆发了骚乱,在巴基斯坦和埃及,政府对大饼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中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起源于XX年的农村税费改革,三千年来农民种田不要钱,这是第一次。此后,各项农业综合补贴,严格的耕地管理,最近五年来粮食连续丰收,这是应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本,试想十亿人要到国际上买粮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一次最好、最成功的预见和调控。(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在政府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持续稳定发展的。)
最后,借用阿里巴巴公司董事长马云的一段话结束本人的发言:所有的人都说危机,但是我觉得是机会,危机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成为最后一个倒下的人”。即使跪着,也得最后倒下。(而且,我坚信一点,我困难有人比我更困难,我难过对手比我更难过,谁能熬得住谁就赢。)放弃是最大的失败。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感到荣幸、骄傲,这次灾难给了我们无数的机会。所有人做10年以后的梦想,做3年的规划。我坚信一点,社会将进入新的时代,我们将更加统一、更加和谐、更加开明、更加开放、更加繁荣。

猜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推荐分类
佳人女性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