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时期道德素质教育》有感

2011-09-25 来源:互联网 人气()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道德的培养与素质的提升,历来是人们提倡的主题与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时候,往往将其道德水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被宣传的沸沸扬扬。尤其针对在校大学生,如何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每个学生工作者广泛思考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剖析,可以发现道德素质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层面。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本应在道德层面具有较高的水准,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末和90初,其所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使得80后、90后成为了时下特殊的群体。追求时尚、突出自我、自私且自傲等成了这部分群体的突出特点。在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共性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懂得尊重他人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尊重他人与被人尊重是第四个层面的需求(较高层次)。古往今来,尊重他人与被人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个层面,是互相依托、缺一不可的。若是强调哪一个更重要,学会尊重他人是被人尊重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层面,一些高校大学生似乎不懂得尊重他人,骨子里总有种过度自傲、过度自以为是的倾向。当我们向社会呼吁“尊师重教”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是否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老师?简单打一个招呼、一句问候似乎在一些学生口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麻木、牢骚、抱怨。于是在某些情况下,老师们会怀疑,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怎么会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还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在高校,尤其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比例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即将毕业的班级中,认真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不在乎、无所谓、不理会。面对即将走上社会的这部分学生,不得不令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新时期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其家庭里独自享受万般宠爱,从而导致其性格中自私的成分多了一些,出现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体现在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性格孤傲,自以为是。很多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理解,以自我意识为主导,认为希望它如何、就应该如何,而现实往往与其想象背道而驰。所以,有些学生变得牢骚满腹,有些学生脱离群体。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会让一部分学生偏离主流,不懂得团队意识和合作共享。
    (三)缺乏责任感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然而现实却不完全如此,一些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甚至连最基本的责任感都不具备。如有些大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精力很少,导致多门考试不及格,依据有关标准,由于学分不能满足最低要求,面临被退学的问题。而学生本人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将责任推给学校,似乎其不努力学习是学校的责任,是辅导员的过失。这类学生群体,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不懂得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最基本的道理。
     对自己负责只是责任感的最底层,若无法对自己负责,基本就谈不上对其父母负责,对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负责,对民族振兴负责了。
    (四)审美观有缺失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也体现在审美观的缺失上。当今世界,讯息、传媒高速发展,各种思想、观念融汇,影响了一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对美丑的分辨上,一些学生也丧失了标准。唯金钱论、唯权利论,使得一部分学生摒弃了传统的如依靠自力更生寻求发展,依赖自我进步寻求人生价值实现的美德。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要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从基本的外在美,如穿着得体、举止文雅,到内在的心灵美,如勇于追求美好的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几点思考
     针对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办法。
    (一)对素质教育有全面的理解
     毋庸置疑,素质教育是各个高校都在大谈、特谈的焦点。学历教育不是素质教育,再高的学历,若道德素质不及格,也是人才培养的失败;应试教育不是素质教育,学生的成绩再好,若道德素质有缺失,也是人才培养的遗憾。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将道德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中心。一切的工作要从如何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开始。
    (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与个别教育者本身有问题是分不开的。高校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以自己为榜样。无论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思政管理中,要擅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认识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改变学生的言行。
    (三)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新时期,很多人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那已经过时、已经没有听众了。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美德,也要永远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在这个时代过时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天地君亲师,尊重老师永远不过时。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过时吗?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理应是高素质人才,理应成为社会的栋梁,理应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然而若不具有责任心,则民族兴衰,又怎能寄予此类人身上?传统文化中,“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过时吗?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从这三句话中完全可以找到答案。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在新时期,仍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向学生进行传输,这将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将道德素质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为了进一步深化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层次,除了日常的宣传、教育之外,有必要将道德素质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的日常考核,以往偏重于其学习成绩、获得的奖励等方面,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考核。在学生的综合评定中,对道德素质的评价也很少。这往往导致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不会将道德素质作为关系个人荣辱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个定性指标,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如何衡量道德素质是一个难点。除非对一个学生非常了解,否则单纯从老师层面不能轻易对其道德素质做出评判。因此,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对学生道德素质层面进行考核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方法。具体来说,以同班同学的评价意见作为主要依据,以辅导员老师的评价意见为辅助依据,最后汇集这两部分意见作为学生道德素质考评的最后得分。对于道德素质得分较低者,其评优、评奖的资质要慎重考虑。
     三、结束语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而在校大学生理所应当成为道德素质的典范和先进者。针对目前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高校应当全面重视、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并以道德素质的提高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转自:中国集体经济

猜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推荐分类
佳人女性
统计代码